Q因子 Q factor

2022-11-18 10:05:26 浏览:562

定义

谐振器模式阻尼的量度。

谐振器的Q因数(品质因数)是衡量其振荡阻尼强度或相对线宽的量度。 该术语最初是为电子电路(例如LC电路)和微波腔(也用于机械谐振器)而开发的,但后来在光学谐振器的上下文中也变得常见。

谐振器的Q因数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常见定义:

  • 通过储能定义:Q因子是每个振荡周期存储能量与耗散能量之比的 2π倍,或相当于存储的能量与每振荡弧度耗散的能量之比。 对于微波或光学谐振器,一个振荡周期被理解为对应于场振荡周期,而不是往返周期(可能更长)。
  • 通过谐振带宽定义:Q因子是谐振频率的比值ν0以及半峰 (FWHM) 带宽处的全宽δ谐振的 ν:
Q因子 Q factor

这两个定义仅在弱阻尼振荡的极限(即高Q值)下是等效的。 该术语主要用于该制度。

光学谐振器的Q因子

谐振器的Q因数取决于光频率 ν0、每次往返的小数功率损耗l和往返时间T室温:

Q因子 Q factor

(假设l ≪1)。

对于由两个反射镜组成的谐振器,中间有空气(或真空),Q因子随着谐振器长度的增加而上升,因为这减少了每个光周期的能量损失。 然而,极高的Q值(见下文)通常不是通过使用很长的谐振器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大幅降低每次往返的损耗来实现的。 例如,通过微小透明球体的耳语画廊模式可以实现非常高的Q值(见下文)。

重要关系

谐振器的Q因子与其他各种量有关:

  • Q因子等于存储能量的指数衰减时间乘以光学频率的2π倍。
  • Q因子等于存储能量衰减到其初始值的 1/e (≈ 37%) 所需的振荡周期数的 2π倍。
  • 光学谐振器的Q因数等于光学频率除以自由光谱范围的精细度乘以。

固有和负载 Q 因数

光谐振器的Q因数受到光损耗的限制,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由于与外部世界的有用耦合造成的,例如,通过用于注入光和探测共振的输出耦合镜。 可以将固有Q因子定义为没有上述耦合时产生的值;这高于通过耦合获得的负载Q因子。 反向加载Q因子是逆内在Q因子的总和,此外是由于耦合。

对于某种光学谐振器,耦合可以很容易地去除 - 例如,如果它发生在间隙上的受挫全内反射,该间隙可以任意增加宽度。 例如,一些耳语画廊模式的微盘就是这种情况。

高Q值谐振器

实现非常高的Q值的一种可能性是使用具有极低损耗的超级反射镜,适用于10量级的超高Q因子11. 此外,还有尺寸为 100 μm 量级的环形二氧化硅微腔,Q系数远高于 108,以及具有耳语廊谐振器模式的二氧化硅微球,其Q因子约为1010.

高Q值光谐振器在基础研究(例如量子光学)和电信(例如作为分离WDM通道的光学滤波器)中具有各种应用。 此外,高 Q参考腔还用于频率计量,例如用于光学频率标准。 然后,Q因子会影响激光的光学频率稳定到腔共振的精度。

振荡器的Q因子

有时,术语Q因子适用于激光器和其他类型的振荡器,而不是谐振器。 这需要额外的仔细思考,部分原因是Q因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义:

  • 考虑到激光谐振器的往返功率损耗,还有激光增益,在连续波操作中,激光增益只是补偿损耗。 考虑到该增益,将得到有效的零往返损耗,并且存在无限大的Q因子。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冷”谐振器的Q因子,即没有激光增益。 许多激光谐振器的Q因数相当低;例如,大多数半导体激光管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该参数不是很相关。
  • 人们还根据发射线宽进行定义,以获得Q因子作为平均光频率与带宽的比值。 例如,对于激光振荡器计算的该值可能远远高于激光谐振器的冷腔值。 同样,光学频率标准可以在非常小的线宽下工作,远低于所用光跃迁的自然线宽。

通常,建议仅将术语Q因子用于(无源)谐振器,而不用于振荡器。

Q开关

虽然术语Q因数对于激光谐振器来说不是特别常见,但它导致了术语Q开关,一种脉冲产生方法。 当激光谐振器的Q因数(仅基于其谐振器损耗)突然增加时,会产生强烈的激光脉冲(巨脉冲)。 然而,脉冲生成过程中Q因子的大小与获得的脉冲特性并不特别相关;没有必要最大化该价值。

参考文献

[1] S. L. McCall et al., “Whispering-gallery mode microdisk lasers”, Appl. Phys. Lett. 60 (3), 289 (1992), doi:10.1063/1.106688
[2] M. L. Gorodetsky, A. A. Savchenkov and V. S. Ilchenko, “Ultimate Q of optical microsphere resonators”, Opt. Lett. 21 (7), 453 (1996), doi:10.1364/OL.21.000453
[3] D. K. Armani et al., “Ultra-high-Q toroid microcavity on a chip”, Nature 421, 925 (2003), doi:10.1038/nature01371
[4] C. R. Locke et al., “A simple technique for accurate and complete characterisation of a Fabry-Perot cavity”, Opt. Express 17 (24), 21935 (2009), doi:10.1364/OE.17.021935
[5] A. Muller et al., “Ultrahigh-finesse, low-mode-volume Fabry–Pérot microcavity”, Opt. Lett. 35 (13), 2293 (2010), doi:10.1364/OL.35.002293
[6] F. Vanier et al., “Intrinsic quality factor determination in whispering gallery mode microcavities using a single Stokes parameters measurement”, Opt. Express 19 (23), 23544 (2011), doi:10.1364/OE.19.023544
[7] L. Wu, “Greater than one billion Q factor for on-chip microresonators”, Opt. Lett. 45 (18), 5129 (2020), doi:10.1364/OL.394940

基础光学

作          者: 泮桥成像光电商城

出          处: https://www.ipanqiao.com/entry/1500

版          权:本文版权归泮桥成像光电商城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部分文字内容与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

转          载:欢迎转载,但必须保留上述声明;必须在文章中给出原文链接;否则必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2 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ipanqiao.com苏ICP备20009590号-1
联系我们
立即做合同
微信客服
电话咨询

400-998-9826

17302548620

快速留言

泮桥成像光电商城专业人员会在24小时之内联系您

关闭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