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将小分子、多肽、抗体、适配体等生物分子附着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化学/物理方法。
将小分子、多肽、抗体、适配体等生物分子附着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可以在不影响周围健康环境的前提下,增强纳米颗粒对肿瘤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标记,从而提高热疗治疗的效率。生物偶联技术,如物理相互作用和化学共价键,已被很好地探索用于合成生物功能纳米颗粒。偶联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纳米颗粒表面和生物分子上存在的官能团及其在反应介质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其他技术相比,共价化学在它们之间提供了更稳定和更强的结合,也更适合于控制数量的生物分子偶联到纳米颗粒表面。
图 1 磁颗粒常用的生物偶联策略
常用的共价键连接方法有三种,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酰胺键连接,利用EDC和NHS。此外,水溶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叶酸、RGD肽和抗体也可以通过马来酰亚胺和巯基偶联而功能化,并将这些功能性纳米颗粒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化的一种较新的、简便的、通用的方法是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利用点击化学方法成功地将生物分子(如叶酸、碳水化合物、肽和蛋白质)固定在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
参考文献
[1] Das P, Colombo M, Prosperi D. Recent advances in magnetic fluid hyperthermia for cancer therapy[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9, 174: 42-55.
参阅:磁性纳米颗粒、超声成像、磁流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