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符合点对应点,直线对应直线,平面对应平面的像称为理想像,能够成理想像的光学系统则定义为理想光学系统。
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
光轴上的物点对应的像点必然位于光轴上;过光轴的某一截面内的物点对应的像点必位于该平面对应的像面内;过光轴的任意截面成像性质都相同;垂直于光轴的物平面,对应像平面也必然垂直于光轴;当物平面垂直于光轴时,像与物完全相似。
理想成像的条件是等光程,即物点和像点将的所有光线的光程都相等。
理想光学系统的符号规定
为了使公式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必须规定一套符号规则。符号规则直接影响公式的形式。
线段:由左向右为正,由下向上为正,反之为负。规定线段的计算起点:、
—由球面顶点算起到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
—以H为起点,计算到
、
,由左向右为正;位于光轴上方的
、
为正,反之为负。
角度:一律以锐角度量,顺时针转为正,逆时针转为负。角度也要规定起始轴:、
—由光轴起转到光线。
图 1 理想光学系统的符号规定示意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垂轴放大率β:垂轴放大率代表共轭面像高和物高之比。
轴向放大率α:当物平面沿着光轴移动微小的距离时,像平面相应地移动距离,比例
称为光学系统的轴向放大率。
角放大率γ :角放大率是共轭面上的轴上点A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与光轴的夹角的正切和对应的入射光线与光轴所成的夹角
的正切之比:
放大率之间的关系:
当物像空间折射率相等时可得:,且
角放大率只和有关,因此其大小仅取决于共轭面的位置,而与光线的会聚角无关。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叫主平面。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物像关系的基本性质:
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过像方焦点;过物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系统后平行于光轴;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会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过系统后成倾斜于光轴的平行光束。
图 2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牛顿公式:物像位置相对于光学系统的焦点来确定。为物方焦点
到物点
的距离:
垂轴放大率:
高斯公式:物像位置相对于光学系统的主点来确定, 为物方主点H到物点
的距离:
垂轴放大率:
当物像方介质相同时有:
双透镜组成的理想光学系统
图 3 双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
图3中为
到
的距离,
表示由
到
的距离,组合光学系统的焦距为
,可得
。当处于同一介质时有
,通常用
表示像方焦距的倒数,
,称为光焦度。这样,上式可写成
物像空间不变式
物像空间的不变式为拉格朗日-亥姆霍兹不变式(拉赫不变量),代表实际光学系统在近轴范围内成像的一种普遍特性,其物理意义是同一光学系统物像方遵循能量守恒,定义为拉赫不变量。
参考来源
[1] 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4-32.
[2] 李林,黄一帆. 应用光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参阅:显微物镜、光阑